重阳节好礼 鲤城公安送您一份老年版“防骗宝典”
来源 :泉州网 时间:2020-10-26 10:58 浏览量: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敬老日,说起老年人,各种上当受骗的话题又被推上热潮。老年人虽经历过风风雨雨,但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中老年人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传销、谣言等违法犯罪的目标人群。

  10月25日上午,鲤城公安分局团委联合泉州市公安局团委、泉州市反诈骗中心在泉州市工人文化宫开展防范诈骗知识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民警摆起了“地摊”,一边向老年群众介绍一些针对中老年人的常见的诈骗类型和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法、作案方式以及防范诈骗的相关常识,一边向现场老人们发放小礼品和防诈骗宣传单。

  民警提醒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年人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并提醒群众关注鲤城公安、泉州市反诈骗中心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一旦涉及转账或是其他任何形式的金钱交易,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细询问辨别,如无法自行辨别,要第一时间联系公安机关,并保存好相关证据,如联系电话、对方账户、转账凭证等。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增强了老年人抵制电信诈骗违法犯罪活动的“免疫力”,提升了老年群体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受到了群众们的一致好评。

  此外,鲤城公安还给大家送上一份老年版“防骗宝典”。请子女们,坐下来好好陪陪老人,聊聊诈骗“套路”,保护好老人一生的积蓄!鲤城公安盘点了老年人容易中招的几类诈骗案件,并进行深入剖析,知己知彼方能远离诈骗。

  一、“保健品”骗局

  近年来,经常可以看到老人上当受骗,花了天价买了毫无作用的保健品的新闻。不法分子有以发放广告、赠送鸡蛋的方式,向老年人宣传公司的保健业务,以销售保健品骗取押金的方式实施诈骗;有以购买保健品可优惠参加旅游、组织外地旅游、购买保健品可以入股为由诈骗钱财等等。

  安全提示

  随着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病痛增多,有些老年人会特别“迷信”各种“神奇”的疗法,以求“不得病”。一些江湖骗子就利用部分老年人的这种心理,请来所谓的“专家”,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实施欺骗。

  二、“冒充公检法”骗局

  “冒充公检法”人员致电老人称涉案,恐吓老人接受调查……已有多名老人被骗子利用类似手法诈骗,损失惨重。此类诈骗的共性是骗子取得事主信任后,不仅以电话遥控指挥转账,还会派出“办案协勤人员”前往事主住处,或协助事主利用网银,或随同事主前往银行进行转账。

  安全提示

  “冒充公检法”是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之一,犯罪分子通过冒充警察、检察官、法官,出具伪造的立案通知书、法院传票、通缉令等,骗取受害人信任,最终诱骗受害人将所有资金转入所谓“安全账户”,以核查资金名义完成诈骗犯罪。事实上,政法机关都没有开设所谓的“安全账户”,也不会通过电话通知当事人涉嫌犯罪,不会电话指挥让转款到“安全账户”进行所谓的“自证清白”,更不会派出所谓的 “协勤”人员上门协助办案,转走你个人账户内的资金。

  三、“投资理财”骗局

  近年来,非法集资案件频发,其受害人以老年人居多,甚至一些老年人连“棺材本”都被骗掉。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往往以投资理财、养老服务为名,编造各类投资项目,以高利息、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来进行非法集资。

  安全提示

  近年来的集资诈骗花样百出,老年人在投资时应增强风险意识,考虑有关企业承诺的高额回报是否合理,可参照对比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是否过高,切勿被诱人的项目以及高回报率所迷惑。

  四、“神医神药”骗局

  此类型中的骗子大多有着自己的团队,主要以销售假药为目的,长期在网上发布各种奇方,大肆宣传不用打针不用吃药,只要吃他们的药就能彻底治愈糖尿病、心血管等疑难病症,就可以随意吃喝,再无任何顾忌。

  骗子利欲熏心不在乎患者的身体健康,而患者们出于想过更舒适健康生活的心理,一旦购买了他们所说的“神药”就再也找不到他们的任何联系方法,投诉无门,钱财受损,甚至身体收到损害。

  安全提示

  医学表明,糖尿病至今为止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根治,只能长期治疗,一些广告所说的根治糖尿病实属骗局,目的是为了销售假药。部分老年患者由于长期被病情折磨,神经劳累并且变得敏感。为了治病不惜一切代价,不小心掉入陷阱,被行骗人员牵着走。

  五、“健康讲座”骗局

  随着老年人对健康生活要求的提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求健康心切,打着“免费提供体检”、“免费专家”讲解保健知识,甚至是“大师作法”等手段来骗取老年人的钱财。

  其实,这都是骗子们精心设计的骗局,他们先是用小礼品引老人来参加,接着就是打温情牌,与老人建立感情,然后填写资料套取个人病史,再邀请假名医演讲并请所谓的专家会诊,而会诊就是根据之前提供的“个人病史”,装模作样的望闻问切,最后一步就是销售无资质的保健品。

  安全提示

  遇上有人在某些场合向你吹嘘有知名专家教授、专门人员讲解保健知识,且讲解结束后,由专家接受咨询,其间推荐高档药品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为了避免上当,老年人还可以记下药品名称,回家让家人帮忙上网搜寻核实。如果确实患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去正规药店购药。发现类似诈骗行为要立即报警。

  六、“红包中奖”骗局

  骗子冒充节目组打电话称“中奖了”,成为了幸运观众、或者老人在外捡到中奖彩票,骗子会要求你先缴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等,实际上就是骗钱!

  安全提示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万万不要贪图意外之财,收到此类中奖信息,切勿轻信,和子女商量或打110向警方咨询。

  七、“婚恋交友”骗局

  独身老人由于社交范围有限,婚介所、网络婚介机构等成了老年人首选的“媒婆”。然而,一些不法婚介机构利用老人迫切寻找幸福的心态,设下美丽陷阱,骗财骗物事件时有发生,给老人身心造成极大伤害。

  安全提示

  老人相亲往往都会急于求成。很多不法分子正是抓住老人的这一心理,刚见面后就提出结婚,以表达自己的诚意。老人同意后,立马索要彩礼、首饰等借机骗取老人的钱财。其实,无论什么形式,都离不开“要钱”这个核心点。老年人选择婚介所要考量其资质,要与婚介所签订服务合同。那些让交大量“会费”的婚介机构,多半是陷阱。

  八、“便民服务”骗局

  老人独自在家,骗子假扮暖气、物业、电信、燃气等公司工作人员入室,以维护设备为由,收取维修费、安装费等。

  安全提示

  煤气、水、电、有线电视、电信等社会服务部门的相关活动,一般会经社区提前发布通知,或在社区管理人员的配合下陪同。

  九、“网购消费”骗局

  骗子会自称为“xx平台客服”打电话给老人,称其在店内购买的产品有严重的质量问题,可以给老人退款,但要按照“客服”提供的平台退款。随后便发给老人链接,称这就是退款平台(其实就是网络贷款的APP)。

  根据诱导,老人点击链接后下载了多个分期借贷APP。在扣除应退金额后,骗子将剩余款项全部转入骗子指定的账户,诈骗成功,骗子立即断绝和老人联系。

  安全提示

  在实名制大背景下,个人信息基本处于半公开状态。骗子很容易通过个人购买记录,掌握大量个人的姓名、住址等信息,而后利用老年人爱占便宜的心理忽悠,骗取老人信任,进行蒙骗。

  防骗攻略

  1、不要贪图便宜

  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说谎,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赚大便宜”、“不劳而获”的念头,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你出钱,一定要多一个心眼,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

  2、增强法治意识

  老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内宣传栏、标语等宣传,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段,提高自己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

  3、端正保健理念

  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所谓特效药、神药、进口药,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

  4、树立安全思维

  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私人信息,如本人证件号码、各种与身份信息或银行卡绑定的账号、密码等,不向他人透露,并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网络环境中使用网上电子商务服务。

  5、警惕上门推销

  老人家在家时间居多,要熟悉邻居家的家庭成员,常来常往的亲戚。如有可疑、陌生的人经常观望、敲门等情况,必要时拨打110报警。对上门维修、送货、 送礼物等身份不能确定的人员,尽量等子女回家后再接待。

  6、保持警戒心理

  有些骗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同时表现得很热情,此时有的老年人就轻易放松警惕。提醒老年朋友,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过于接近,以免上当受骗。另外,独自外出时不带贵重物品和首饰。

  7、不要轻易动钱

  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鬼话,自己拿不定主意时,一定找老伴、孩子或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征求意见,商量对策,必要时要及时报警。

  8、谨慎“各种讲座”

  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免费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公司实力“,防止一叶障目。

  9、正确网购消费

  千万不要在网上购买非正当产品,如手机监听器、假证等等,很可能就会触碰法律。要知道在网上叫卖这些所谓的“商品”,几乎百分百是骗局,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更不能参与违法交易,尽量在子女的参谋下进行网络购物。

  人到了晚年,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怀,而一旦与家人的亲密联系不足,面对陌生人递过来的“关爱”橄榄枝,老年人很难设防很容易被欺骗。子女要更多和父母沟通交流,关心陪伴才是最好的“保健品”。今日重阳!请记得给父母打个电话。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