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0107-0701-2021-00060
- 备注/文号:泉公函〔2021〕198号
- 发布机构:泉州市公安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1-07-20
《关于改进市区部分道路灯控与停车交通管理的提案》(第202129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津淮坪山路口红绿灯和车道划分不合理”问题
为有效改善津淮坪山路口的交通拥堵问题,我局交警支队积极联合“市交通提升办”对该路口的交通组织实施综合提升改造。主要调整如下:一是增设南进口桥下掉头区。自江滨北路、刺桐大桥方向前往客运中心站的车辆大多从津淮坪山路口南口掉头再右拐进客运中心站。为提高该股车流的通行效率,减少掉头车辆对该路口的影响,我局交警支队充分利用高架桥空间在桥下提前增设了掉头区。二是东口增加一条出口道。鉴于津淮坪山路口北口左转往东海方向车流大,而东口只有2条出口道的实际,我局交警支队积极协调市政部门对该路口东南角的绿化带进行压缩,并缩减东进口的车道宽度,增加了1条东口出口道。三是东口增设借道左转。考虑到津淮坪山路口南出口道车道有4条,我局交警支队充分利用路口的时空关系,在东口增加了“借道左转”共享车道,以提高东进口左转车辆的通行效率。四是调整北进口、西进口的交通组织。考虑到东出口有3条车道,我局交警支队根据高峰期交通流向特点,将西进口原有1条左转车道改为直左车道,将北进口原有1条直行车道改为直左车道,极大提高了该路口通行效率,有效改善了北进口、西进口的交通拥堵情况。五是科学设置红绿灯配时。随着津淮坪山路口通行能力的不断提升,我局交警支队适当增加了南口的绿灯信号比,有效缓解了南口的交通拥堵状况。
二、关于“津淮坪山路口南口进口道增设左转车道”问题
津淮坪山路口南北方向的直行车辆大多走坪山高架桥,桥下南北进口道主要为左转车流,目前南口进口道设置为“1个掉头车道+1个左转+1个直左+2个直行”。虽然由南口左转西口的车流较大,但因西口只有2个出口道,若在南口进口道增设1个左转车道,3股车流同时汇入西口容易造成交通秩序混乱,并存在刮擦追尾等交通安全隐患。经充分调研论证,我局交警支队认为目前尚不具备对南口进口道左转交通组织进行优化提升的条件。此外,我局交警支队曾考虑将南北方向的放行方式调整为左转与直行分开对放,但受限于高架桥桥下间距仅有23米,若4股车流一起放行,会造成外侧左转车流轨迹冲突,因此,目前只能实行单口放行。
三、关于“全面排查优化市区灯控设置”问题
近年来,我局交警支队始终坚持“精细管理”工作思路,深入路面一线调研攻关,持续推进路口渠化改造和交通信号控制协同设计工作,有效提升市区道路通行效率。一是强化人力保障。成立交通设施排查优化团队,安排2名专业人员负责信号灯配时维护,同时聘请专业公司定期进行信号配时优化,并加强早晚交通高峰、节假日的信号灯保障工作。二是强化科技应用。在市区主要信号灯路口增设地磁流量检测器,配合道路视频流量检测及路口卡式电警,精准分析路口、路段车流数据;对全市102个路口的信号机进行升级改造,并采用先进的信号控制系统,实现联网联控;架设交通仿真系统,对路口的信号配时进行实时仿真分析,为科学配时提供决策支持。三是强化警企联动。充分利用高德、百度等地图软件监测数据,对路网交通态势、路口拥堵情况进行深度分析,并提出优化提升方案。今年以来,我局交警支队先后完成刺桐路、东湖街、云鹿路等路段的绿波协同设计,大大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
泉州市公安局
2021年7月20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