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南安市英都镇的洪女士正按“警官”的电话指示,准备转账。“我们是派出所的,你正在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关键时刻,南安市公安局英都派出所民警赶到洪女士家中,及时制止了转账。
这惊险一幕,正是南安市公安局预警劝阻机制高效运转、守护群众“钱袋子”的真实写照。今年以来,南安市公安局紧扣“智防、人防、心防”,以“专班+联动+宣教”为核心举措开展反诈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电诈案件数、群众损失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6.32%、38.77%。
专班运作 为预警劝阻提速
8月18日,南安市公安局针对高发的“网上贷款”类诈骗,组织全市反诈预警员开展专项培训。培训现场,教官通过剖析真实诈骗话术,重点训练快速破局、紧急劝阻和心理引导等技能,极大提升了预警员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实战处置能力。
南安市公安局始终坚持“预警信息即警情”理念,构建24小时高效运转的预警指挥体系:专注做强专职队伍,以专职预警专班作为“中枢大脑”,负责统筹调度,各派出所专职民警辅警作为“延伸触角”,承担预警任务;持续做实专门流程,推行领导带班和值班民警双责机制,实现从指令接收、快速止付、精准核查到上门劝阻、结果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着力做优专业劝阻,定期针对高发诈骗类型开展专项培训,依托真实案例更新劝阻策略,有效提升预警劝阻成功率。
今年以来,全局累计处置各类诈骗预警信息60.44万余条,成功劝阻潜在受害人1.3万余名。
警网联动 为拦截止损增效
“大娘,这钱不能转,对方是骗子!”7月15日,南安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接到线索,称辖区居民郑大娘正遭受以“关闭会员功能”为名的诈骗。预警专班立即下达指令,派出所民警与社区网格长快速上门,发现郑大娘的手机已被远程操控。民警立即拔掉电话卡、切断网络,反诈骗中心同步协调银行实施保护性止付,不到半小时,成功保住她的2.6万元存款。
南安市公安局积极构建“1+1+N”预警劝阻机制(即1名社区民警、1名社区辅警带动多名网格员、治安积极分子和物业人员等社会力量),深入推进“警格+网格”融合,实现线索初核、电话预警、上门劝阻等环节无缝衔接,接到指令后核查处置速度快速提高。依托该机制,南安市公安局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反诈,大幅提升预警覆盖面和处置实效。
“我们根据预警风险等级实行差异化处置,做到预警指令即时推送、涉案账户实时管控、诈骗资金快速拦截,全力提升资金止付率和追回率。”南安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负责人张志鹏介绍。今年以来,南安市公安局已吸纳1.6万名网格员参与反诈,与28家银行共建联防机制,累计避免群众损失167万余元。
多元宣教 为识诈防诈筑基
“看清套路,远离骗局,暑期反诈指南,护你安心过暑假!”7月31日,一部由南安市公安局双警家庭自导自演的反诈短视频“上线”。视频聚焦“免费领游戏皮肤”“限时抽大奖”等典型骗局,通过情景还原,有效揭露诈骗话术,助力学生群体识骗防骗。
这是南安市公安局构建“沉浸式”反诈宣教体系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局坚持以提升群众防骗意识为核心,推动反诈宣传从“单向传播”向“多元互动”转型,从事后预警向事前预防延伸,累计制作反诈视频8个、发放宣传单3万余份。民警走上街头开设“反诈摊点”,以互动问答的方式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走进校园打造“反诈宣教室”,通过情景模拟增强学生防范意识;走入银行开展专题讲座,严把金融反诈关口;走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动员外卖员组建“反诈骑行队”,将防骗知识配送至千家万户。
反诈宣传不仅追求全面覆盖,更注重精准滴灌、持续发力。近日,民警对曾险些被骗的英都镇洪女士进行回访,洪女士直言提高了警惕。此类精准回访已成为常态,民警定期上门通报发案趋势,讲解诈骗手法,对潜在受害人进行动态跟踪、建档管理,努力实现劝在“被骗路上”、阻在“成案之前”,真正把宣防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