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下载App,与我开启屏幕共享,我来指导您进行操作……”遇到这样异常“热心”的客服或陌生人,一定多留个心眼。近日,丰泽公安分局便接到一起这样的警情。
日前,在城东上班的胡先生,使用苹果手机时接到一个Facetime视频来电,视频里一名男子自称是“南京公安”且穿着警服,身处的环境与公安局很相似,他告诉胡先生其名下的银行卡涉嫌诈骗,胡先生顿时心生恐惧,便配合“南京公安”将卡里的钱转到“安全账户”以“验证资金清白”,共被诈骗2万多元。
民警分析,骗子通过屏幕共享,能实时查看受害者屏幕上的所有内容。之后,诱导受害者登录网银、支付宝、微信、手机银行等App时,直接查看输入的密码。更关键的是,能截取短信、App推送的动态验证,这是登录、转账的“最后一道锁”。同时,还能查看身份证照片、银行卡号、社保信息、家庭住址等存于手机或电脑中的私密文件,甚至通过浏览聊天记录、相册,掌握受害者的人际关系、消费习惯,为后续“量身定制”骗局(如冒充亲友借钱、精准恐吓)做铺垫。
民警提醒,记住四个“绝对不”防范原则:绝对不向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无论对方自称“客服”“警察”“老师”,只要涉及金钱、账户、个人信息,一律拒绝;绝对不在屏幕共享时操作敏感App;绝对不泄露验证码,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向他人透露,正规平台也不会要求用户提供验证码;绝对不凭“语音/文字”相信身份,遇到自称“公检法”“客服”的人,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如拨打110、平台官方客服电话。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