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同志,真是太感谢了!要是孩子找不回来,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日前,惠安中新警务站里,市民陈先生紧紧抱着失而复得的儿子,眼眶泛红地向执勤民警刘平平连连道谢。半小时前,刘平平巡逻时发现一个男孩独自在路边哭泣,细问得知其与父亲走散。他立即将孩子抱进警务站,用糖果安抚情绪,同时调取监控视频寻找,很快便帮孩子找到了家人。
这温暖的一幕,是惠安县公安局巡特警反恐大队日常工作的缩影。这支队伍将党建作为“核心参数”,以实战为“运算规则”,用“党建+实战”的深度融合求解平安命题,让“民生安全”可感可触。
党建铸魂
把“人民至上”刻进骨子里
“特警这两个字,‘特’字首先得是政治过硬。”惠安县公安局巡特警反恐大队党支部书记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早已成为队员们的共识。备勤室的“党建书角”里,各类党建书籍被翻得卷了边;考虑到队员们勤务繁忙,难有集中学习时间,工作群便成了“移动课堂”——每天推送的“党建微资讯”下,大家会附上执勤时的真实感悟,你一言我一语间,理论学习自然融入日常。
训练场更是锤炼党性的“实战阵地”。在一次反恐演练中,扮演“人质”的队员突然抽搐,原本该按流程突击的民警,却下意识地先冲过去查看情况。复盘时,教官黄光伟的一句话点醒众人:“实战里哪有那么多‘流程’?群众的安危永远要放在第一位!”从此,“先救群众再处置”“优先保障民生”成了演练中不成文的“规矩”。一次次模拟训练后,“人民至上”的理念慢慢刻进每个队员的骨子里,化作下意识的行动。
惠安县公安局巡特警反恐大队“警营先锋榜”上,老党员杨健斌的照片排在首位,下方“坚守也是冲锋”六个字格外醒目。去年台风天,暴雨淹没路面,杨健斌在积水路段疏导交通,雨靴灌满泥水,双脚泡得发白。换岗时他还念叨着“这边车多,再盯会儿”,直到交通恢复顺畅才肯离开。每当重大任务前重温入党誓词时,年轻民警望着“警营先锋榜”,攥紧的拳头里满是沉甸甸的责任——他们也要像老党员那样,守好每一寸土地。
党建赋能
用“快反实干”护好平安线
惠安县公安局巡特警反恐大队既有守护群众的温度,更有应对突发情况的“硬实力”。今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刘平平的对讲机突然响起:“某工地有人打架,赶紧处置!”他带领快反小组3分钟便抵达现场。只见几名工人围着工头吵得面红耳赤,有人甚至挥舞拳头,场面混乱。“大家别激动!我是民警,有话慢慢说,依法依规总能解决!”刘平平迅速亮明身份,先将情绪激动的工头拉到一旁了解情况,再耐心倾听工人诉求,队员们则在旁维持秩序,引导其他人到休息区等候。三个小时后,双方终于静下心来核对工时、协商结算方案,争执平稳解决,工地很快恢复忙碌。
日常防控中,党员先锋岗的红旗总在最热闹的地方飘扬。节假日的商圈里,队员们步巡的脚步踏遍每个角落,排查安全隐患;景区的人流中,无人机巡查镜头时刻关注游客动态,防范意外;深夜的街巷里,巡逻车的灯光缓缓移动,照亮居民回家的路。
今年春节,队员许志山步巡时遇到一位迷路老人,老人记不清家的具体地址,只模糊记得附近有棵老榕树。许志山牵着老人的手,沿着街道挨家挨户打听,走了三条街终于帮老人找到了家。老人攥着他的手感慨:“看到你们的警服,比啥都安心。”
党建聚力
凭“匠心练兵”锻造硬队伍
“队伍要像一块钢,既要有硬度,也要有温度。”这是惠安县公安局巡特警反恐大队党支部始终坚持的治队理念。廉政教育课上,老民警给新队员算的“三本账”,总能让大家心头一震:“政治账上,一次守不住底线,就丢了从警初心;经济账上,一分贪念冒出来,可能毁了一辈子;家庭账上,一步走歪了,会伤了最亲的人。”朴实的话语把道理讲得明明白白,让每位队员都绷紧廉洁自律的弦。
训练上,党支部更是下足“绣花功夫”,为每位队员定制“训练表”。先全面评估队员的体能、技能、心理素质,再根据个人特点精准安排训练:体能充沛、爆发力强的队员重点练习高难度战术配合,模拟复杂突发场景处置,提升团队协作与应急反应能力;体能稍弱但思维敏捷、应变快的年轻队员,则着重培养无人机操作技能。去年全市“警航飞手”比武前,李海龙带着3名年轻队员天天泡在训练场,练到天黑才肯离开,最终在2024年全市公安机关“警航飞手”比武的超视距侦查科目中,一举夺得第一名。
这些年,这支队伍收获了诸多荣誉:集体三等功三次、集体嘉奖二次,9名民警获个人嘉奖(其中1人获公安部专项嘉奖),还被授予“泉州市公安局刺桐快反突击队惠安分队”旗帜。荣誉背后,是党旗引领下的并肩奋斗,是全队上下“一条心、一盘棋”的协作精神——他们用行动证明,党建与实战的深度融合,终能筑牢惠安的平安根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