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4日泉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上线泉州广播电视台《在线访谈》直播间
大家好!我是泉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李健康。“如何营造安全便捷的道路通行环境,助力城市经济发展?”“如何把科技信息化和大数据应用到交管工作中?”“交警部门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守护道路交通安全?”7月14日(周四)上午,我支队将上线泉州广播电视台《在线访谈》,现场接听热线电话,与大家对话交流,欢迎踊跃参与!
- 时间:2022-07-14 10:00-11:00
- 嘉宾:泉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李健康李健康、泉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秩序大队大队长吴劲松、丰泽大队大队长肖永松、泉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设施教导员郁晓文、 鲤城大队大队长王培欣
-
交警部门如何营造安全便捷的道路通行环境,助力城市经济发展? -
交通安全便捷与每位市民息息相关,也是城市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去年以来,交警支队创新运用“区块链”思维,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宗教团体、民间组织等各方力量,积极构建交通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通过强化事故分析和数据研判,找准交通安全风险隐患,先后开展了“春雷”“夜鹰”“护迁”三个专项行动,有效切割了农村地区、夏秋时节、岁末年初等交通事故密集板块,2021年全市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同比全面下降,其中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4%,历史性压降到500人以下。 同时,坚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主动融入世遗泉州“活态”保护工程,用好交通“大数据”资源,解构交通运行规律,会诊交通拥堵成因,助力解决城市缓堵保畅和文明出行双课题,用心守护古城泉州的市井味和烟火气。比如,探索“上天入地”立体分流,优化大型商业综合体周边交通组织,宝洲街万达路段通行效率提升近70%,彻底解决长达10余年的交通拥堵顽疾。运用“扁担思维”均分负荷,大桥两端交通流态实现“扁担式平衡”的“均红变绿”,临漳门节点交通延误指数由60.44缩短至37.43。采用“通功易事”盘活资源,缓解古城区学府路、南俊巷、东街接送学时段的交通拥堵问题。根据百度地图分析报告,2021年我市高峰期道路畅通指数位列同体量城市的第5位。 -
电动自行车为群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不文明交通行为也给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问题,针对该情况,公安交警部门是如何对电动自行车进行管理的? -
交警支队多年来加大电动车乱象整治力度。我市电动车乱象的管理难题在于目前的法律依据滞后,对电动车违法处罚力度比较弱,交警支队着力于推动地方立法,尽快做到有法可依,加大电动车整治。今年2月份起,我市启动电动车专项整治,从严查处电动车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全市查处闯红灯、换道行驶、未带头盔以及超标电动车上路行驶59700多起。同时,加大电动车交通违法非现场抓拍,通过通过人脸识别及轨迹分析,组织民警进家入户,精准进行宣传。另外,组织现场交通违法的教育学习和媒体曝光等方式多项措施,开展电动车安全宣传,努力提高电动车驾驶者的交通守法意识。下一步,交警支队将立足本职,持续抓好电动车专项整治工作。在此,呼吁广大交通参与者在驾驶电动车的时候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不闯红灯,不走机动车道,不逆向行驶,不在骑车的时候看手机,戴好安全头盔,确保出行安全。 -
坪山隧道的非机动车道很不方便,出来的时候无路可走,要走天桥或者逆行到另一车道,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
针对坪山隧道的立交交通组织问题,交警支队高度重视,采取了很多措施,得到一定缓解。坪山立交主要承担进出城、过境车辆、周边群众交通出行三个方面的交通需求。坪山立交的宽度和坡度原设计允许行人和自行车通行,但是随着城市交通新动态的发展,电动车猛增,造成现有规划和设计无法满足需求。电动车上天桥,因为坡度、宽度的局限而影响通行。当前,制约交通组织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隧道内的安全。如果增设红绿灯,大量的车辆将滞留在隧道内,会导致交通安全隐患。二是调头区的交通逆行,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有关部门已经在草拟三个改善方案进行论证,以进一步缓解电动车进出城交通问题。 -
介绍下坪山隧道非机动车通行优化改善方案。 -
目前的初步方案思路如下:临时过渡期方案是在大坪山隧道西洞口增设慢行交通平面过街通道,非机动车将无需骑行上下天桥和在机动车道逆向行驶了。目前,我队就过渡期方案正与相关部门进行积极沟通,并多次进行现场勘察。二是对现状过街天桥进行提升改造,把天桥现状踏步加坡道改造成全断面坡道。三是考虑在大坪山隧道行人非机动车隧道西洞口增设一条慢行匝道与现状天桥相连。接下来,交警部门将联合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大坪山隧道西洞口慢行交通过街的优化提升。 -
针对停车难问题,交警部门接下来有哪些规划和管理思路? -
近年来,交警支队高度重视停车资源盘活。近期,交警支队从民生需求出发,本着“应划尽划”的原则,通过多种方式挖潜,不断盘活市区停车资源。如,施划了蓝色限时停车位,最大限度解决市民夜间停车需求;在有条件的学校路段施划粉色停车通道,供接送孩子的车辆临时停放、即停即走;施划绿色如厕停车位,限时停放20分钟,方便广大出租车、网约车等司机群体临时停车。通过“多彩”停车位,传递交警部门柔性管理、人性化服务的执法温度。 -
今年以来,市交警支队对机动车违停现象进行专项整治。在中心市区的重点路段,能划的停车位应划尽划以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但是大部分道路条件设置了停车位则会影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为此,市交警支队针对市民的需求进行汽车停车位的调整优化。调整后,路面增设停车泊位7791个。在查处违停方面,加大查处力度,重点路段采取严管模式,通过抓拍贴单整治;对于非严管区采取人性化执法,如利用短信提醒车主移车、泊车。今年四月份以来,共有7.5万次违法停车在接到通知后挪车,2.2万次接到短信仍然不挪车则按照违法停车进行查处。设置停车位需要根据道路条件进行设置以满足居民的临时停车需求,难以满足长期停车需求。很多市民将道路车位作为长期停车位使用。道路两侧设置停车位,车辆进出都将影响到主干道车辆正常通行,降低整个道路的运行效率,经常出现交通拥堵。在此呼吁,市民在中心市区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缓解交通拥堵。 -
近期西街的交通管制限行政策会不会取消? -
泉州申遗成功后,大大提高了知名度,吸引了众多游客。西街成为我市旅游的热门打卡景点,夜间、周末、节假日人流量大幅增加。如果仍然采取机非混行的交通方式会导致交通秩序混乱,降低游客的出行体验,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进一步服务鲤城的旅游经济,提升西街的交通秩序,减少交通管制给附近居民带来的不方便,我队将西街交通限行的区域由影剧院至新华路路段扩大至钟楼至新华路路段,电动自行车限行的时间调整为工作日19:00-22:00、周末15:00-22:00、法定节假日10:00-22:00等下班后、周末节假日时间段。为此,交警支队多次调整西街限行的管理措施,在保障出游高峰期交通秩序的同时,尽量避开周边居民的出行高峰。下一步,政府部门将在西街、中山路周边探寻更多的空间,供非机动车停放。 -
如何把科技信息化和大数据应用到交管工作中? -
当前已经进入5G时代(6G的探索应用也在不断加速),人工智能、无人驾驶、云计算等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有价值的数字化探索正在激活更多新的可能,让工作、生活以及治理状态更加美好、更加人性化。 交警支队始终依托科技赋能,强化数据支撑,致力于实战应用模型研发,着力构建现代警务运行模式。去年,我们在全国首创“车码联侦”超员载客预警模型和机动车违法载人自动检测抓拍系统,助力及时发现、查处超员和违法裁人行为,有效避免群死群伤事故发生;首创“盲区”红绿灯预警系统,通过“雷视一体化监测+路口可视化预警”技术应用,预防减少大型车辆起步及转弯盲区事故多发问题;设计智能手势指挥终端并申请专利,自主研发实战数据模型在全国、全省比赛中多次获奖。 同时,我们坚持“互联网数据是方向,政府部门数据是导向,公安内部数据是靶向”的工作理念,最大化汇聚融合各类数据,加强比对碰撞,精准治理风险隐患。比如,借助代驾、外卖企业大数据,在全省首创“酒驾热力图”,2021年涉酒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42.42%;加强与地图导航平台数据共联共享,提前研判全市交通流量流向,做好精准部署管控,保障道路有序畅通等。接下来,交警支队将继续强化大数据应用分析,促进交管工作与科技信息化深度融合,让市民群众享受更多的“云端”交管服务。 -
清源山周末上山车辆多,上山车道齐云路为双向车道,存在安全隐患,周末拥堵长达五公里,景区交通管理和道路安全通行如何解决? -
齐云路是通往清源山的主要通道,又属于景区道路,发生的交通拥堵现象涉及沿途和山上经营的休闲场所。针对暑期清源山齐云路车辆拥堵问题,交警部门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尽量满足停车需求,联合有关部门增设停车位和交通引导标志。二是和相关部门协调采取适时交通管制措施,在齐云路达到一定交通流量的情况下,从源头进行限流。三是整治存在的交通乱象问题。市民反映的齐云路的双向车道问题,交警部门从管理方面入手采取措施,综合考虑将齐云路纳入严管道路,同时希望上山休闲的市民改变交通方式,尽量错峰通行,共同维护好清源山的交通秩序。 -
人工控制交通信号灯还在倒数五秒的时候就直接跳转变化,让人措手不及,对此交警部门如何处理? -
协管员现场手动操控干预路口信号机放行方案问题已极为少见,因为现场手动控制信号配时只能顾及单个路口而无法充分考虑上下游路口交通状况,存在很大的片面性。现阶段,中心市区的信号灯控制路口都采用智能信号控制系统,通过对交通流量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制定了精细的相位配时方案,通过系统仿真后下发使用,实现交通信号协调控制,部分路口甚至启用了路口自适应控制功能。近期,交警部门出台了关于信号机管控的操作指引,将更为科学、合理去规范现场手动控制行为。交通信号灯倒计时器偶发时间错乱问题,是由于小部分倒计时器在信号配时方案在更替过程中反应滞后,未能及时熄灭从而出现倒计时显示错乱。为此,交警部门将根据市民反映情况,对出现显示错乱故障的倒计时器进行修复,确保其提供准确的交通信号辅助信息。 -
顺济桥下桥进市区入口,土地后旱闸骑电动车上学的时候经常和小车或者货车擦肩而过,感觉很危险。下桥进市区经常看到有些车逆行,来不及避让很容易发生事故。 -
顺济桥下桥往市区路段车流量大,交通较为复杂,在该处逆向行驶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我队将积极采取监控巡查抓拍、铁骑巡逻劝导等方式加强对该路段逆向行驶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及时对违法车辆进行查处,提升该路段的交通秩序。同时,我们呼吁广大驾驶人朋友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行经该路段时减速慢行、注意观察路况,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也要按道行驶,切忌和汽车、货车争道抢行,主动远离车辆盲区,确保自身行驶安全。 -
电动自行车为群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不文明交通行为也给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问题,针对该情况,公安交警部门是如何对电动自行车进行管理的? -
在电动车管理方面,交警支队立足电动自行车管理工作现状,找准定位、明确目标、综合施策,统筹推进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工作。一是强化源头监管,严格登记上牌验车工作,全力提升电动车上牌率。二是严格路面执法,常态部署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秩序专项整治,严查各类电动自行车交通乱象。三是加强科技支撑,强化电子警察、视频监控应用,抓拍电动车违法行为,对违法人员开展“进家入户”精准宣传。四是保障通行路权,推行“非机动车待行区”试点和通行规则可视化标志设施,补充完善机非隔离设施,提高通行效率。五是深化宣传警示,协调各级新闻媒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短信及“双微”等平台,广泛宣传电动自行车管理工作措施及成效,曝光电动自行车典型交通违法、交通事故案例,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出行、文明出行意识。
友情提示:加“*”的为必填项